【#派派不派故事集】激動情緒換來一句「以後不準提」
那天是2018年11月23日,沒錯,就是 #公投 前一天。
在日本讀書的我,專程飛回來準備投票,爸爸也特地到機場接我回家。
一上車,我的心情就開始忐忑。在閒聊了幾回後,我鼓起勇氣提起我們一直以來都意見相左的那個議題:#同婚。
對話過程還算理性,但從彼此的語氣中,聽得出些許的抵抗,然後漸漸地開始各說各話。
「你既然知道這件事情會讓社會退一大步,為什麼還要那樣投?」
「反正政府不會做出讓社會退一步的決定。」
「既然這樣,為什麼不一開始就把這件事情擋下來?」
「反正我就是反對,剛剛已經解釋過了。」
雖然沒有明講,但卻可以從隻字片語中感受到,雙方都覺得對方有些不可理喻
「反正你明天就會知道了啦,你們只是社會的少數。」
爸爸的情緒開始激動,我只好趕緊以「我理解你的想法了,但我不認同」為結論,草草結束對話。
之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。
那一晚,我也是躲在房間裡哭的那一個。
隔天一早要馬上搭飛機回日本的我,終於在爸爸刻意提起公投話題的瞬間,按耐不住自己的情緒。前天剛下飛機的冷靜與理性,早被我丟掉一大半。
現在回想,其實有一部份的心情,或許是將公投失敗的難過與現實,責怪到他身上。
面對我的激動情緒,在爭吵的最後只換來一句冷冷的:
「反正妳都在硬凹,以後我們家不准提起這個話題。」
我想試著請爸爸收回這句話,但雙方當時都在情緒裡,這段對話也隨著車子抵達機場而結束。
回顧這次的對話,其實自己也不夠體貼,忘記爸爸想跟難得回家的女兒相處的心情,結果導致雙方溝通不良各說各話,甚至因為太過害怕與他對話,而錯失可以勸說爸爸的那段時間。
如果當時的自己願意提早幾個月開口,如果願意多多顧慮對方的心情,或許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吧。
雖然現在同婚話題依然是家裡的禁忌,但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,我們可以再度開啟對話。
___________
🤯 覺得在日常生活中聊政治很難嗎?
如果你從這次的【派派不派故事集】中獲得一些想法,
歡迎留言讓我們知道,或者把故事分享給更多人喔!